甘蔗屬禾本科、甘蔗屬,是製糖工業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分佈於四川、湖南、雲南、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省區,近年來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陝西等省、直轄市引種甘蔗成功。在甘蔗生產中,由於地理環境條件限制、田間管理過於粗放等原因,使得甘蔗病害發生頻繁,為害較為普遍,從而導致甘蔗產量減少,造成含糖量大幅降低,直接影響經濟效益。下面介紹幾種甘蔗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技術。
甘蔗常見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甘蔗鳳梨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種蔗、宿根和受傷的蔗莖。初期在切口處變紅色,常釋出鳳梨(菠蘿)香味,後逐漸變黑並產生黑色刺毛狀物(子囊殼),節間內部的薄壁組織完全腐爛,僅餘黑髮狀纖維和大量煤粉狀物(厚垣孢子)。病芽常在萌發前腐爛,或萌發後生長纖弱,葉片細、無光澤,黃綠色,重致枯死。蔗株染病蔗葉枯萎,內部組織敗壞,外皮皺縮變黑,病株死亡。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廣東3號、新台糖25號、桂糖11號等;選用無病健壯蔗莖中等大小的梢頭苗作種,減輕發病;選用地勢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甘蔗;實行5年以上輪作,不與菠蘿、桃、柿、龍眼、杧果、香蕉、番木瓜、椰子、檳榔子、油棕、可可、咖啡等作物進行鄰作,減少病害傳染;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精耕細整,創造甘蔗生長的有利環境,促進蔗芽早生快發;春、秋、冬植蔗分別於2-3月間、9-10月間、11-12月間播種,且冬、春植蔗掌握在冷尾暖頭時適時播種;宿根蔗開壟松蔸後用地膜覆蓋栽培,促進甘蔗和蔗蔸基部地下蔗芽早生快發,減輕病害;催芽時,當芽剛露出種根或成「鸚哥」嘴狀時播種,芽眼朝上,覆土2厘米;雨後及時排水,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為害;及時剝除並就地深埋老葉、腳葉、病枯葉,減少病菌飛散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或集中堆漚肥料,減少菌源。
(2)藥劑防治:有四個施藥階段,秋植採種及早春收砍後留養宿根田塊,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均勻噴淋蔗樁;下種前用2-3%石灰水,在蔗種剝葉斬斷後浸泡24小時,再用70%甲基硫菌靈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消毒10分鐘,防止發芽期間感染病菌;伸長期,每畝溝施石灰75千克,調節土壤酸鹼度至中性或微鹼性,控制病害;發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混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比例為9:1)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二、甘蔗鞭黑穗病(甘蔗黑粉病)
1、症狀識別 該病最明顯症狀是從感病蔗莖的梢頭長出一條黑色鞭狀物,長几厘米至數十厘米不等,短的直或稍彎曲,長的向下捲曲。黑穗鞭中心是由薄壁組織或維管束組織構成的心柱,外圍包着一層黑色的冬孢子。病鞭初期,外包一層銀白色薄膜,冬孢子成熟後,薄膜破裂,大量黑粉隨氣流飄散,除基部有葉鞘包裹外,只剩下褐色的心柱。染病種蔗萌芽早,莖細小,葉細長,淡綠色,分櫱增多,呈草叢狀或蘆葦狀,後分櫱上也長出黑穗鞭。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加強檢疫,防止從病區調運種蔗;掌握感病品種信息,選種抗病品種,如桂糖37等,控制其發生;選擇無病健壯的梢頭苗留種,避免或減輕其危害;與水稻、甘薯、花生或苜蓿等作物輪作,以消除或降低土壤中殘留的病原菌;深翻曬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菌源;施足基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保證蔗株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力;起高壟栽培甘蔗,降低土壤微域環境濕度,減輕發病;宿根蔗應早開壟、深松蔸,及時補苗,防止缺株斷壟;新植甘蔗在種植後2個月或宿根蔗在齊苗後及時查田,根據病苗的叢生、莖細小、葉細長、淡綠色、分櫱增多等病態特徵,及早拔除病苗,減少病菌基數;適時灌水,促進蔗苗壯長,減少無效分櫱,並及時培土防倒,減少側芽生長;清除田間雜草,防止其傳播病害;及時消滅昆蟲,減少病菌侵染機會;在黑粉(冬孢子)尚未成熟破裂前,及早用剪刀剪下並放入塑料袋內帶出田外,集中燒毀或深埋,以防病菌再次擴散侵染;指導牧民不用帶菌蔗株餵牛,減少糞肥帶菌,防止病菌傳播;把牛糞便堆漚,充分發酵滅菌後施入,減少初侵染源;發病重的蔗區,要及時燒掉病殘體,減少翌年初侵染源;在病區不留宿根或減少宿根年限,增加新植蔗面積。(2)藥劑防治:播種前,用1%的40%福爾馬林液浸種消毒5分鐘,然後用薄膜覆蓋悶種2小時。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浸種消毒7分鐘。也可用3%石灰水浸種24小時,消毒後再用50.5℃熱水浸種2小時,預防甘蔗鞭黑穗病發生。
三、甘蔗梢腐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梢頭的嫩葉,多從生長點附近的嫩葉侵入,在幼葉基部出現褪綠黃化的斑塊,在斑塊上雜有紅褐色或褐黑色的小點或波浪形條紋,沿着葉脈擴張,後來條紋呈紡錘形裂開,邊緣鋸齒狀。葉片的基部較正常葉狹窄,略成扭曲狀,並有皺褶,梢頭部的葉片常扭纏在一起。葉部受害,植株一般可以恢復生長。若梢頭部染病,在蔗莖外部節間常出現黑褐色橫向如刀割的楔形裂口,形似梯狀,上有淡紅色或淡黃色粉狀霉層,有時生黑色小點。縱剖被害梢頭,可見內部組織有褐色條紋。發病輕的,蔗莖停止伸長,側芽大量萌發,呈簇生狀。嚴重時梢頭的生長點周圍組織變軟、變褐、腐爛,心葉壞死,使整株甘蔗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不與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蠶豆、甘薯、番茄、辣椒、茄子、香蕉、柑橘、棉和紅麻等作物進行連作或鄰作,減少病害傳染;合理密植,種植時下種量以10.5-12萬芽/公頃為宜;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有機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修整好排灌系統,及時排除蔗田積水,使甘蔗正常生長,增強抗病力;加強管理,及時剝去老葉,清除無效分櫱,挖除發病蔗田中的病株,減少重複侵染源,控制擴展蔓延;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蔗地中的病葉及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30%鹼式硫酸銅(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噴洒心葉,隔7-10天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也可用50%代森銨水劑750倍液噴霧,隔4天噴1次,連噴3次。
四、甘蔗褐條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最初在甘蔗的嫩葉上產生細小的水漬狀小點,長約0.5毫米。隨後病斑上下蔓延呈水漬狀條斑,兩端尖或平鈍,擴大後呈黃色梭形病斑,與葉脈平行,有時在病斑中央出現紅色小點,後期整個病斑變紅色,周圍黃色暈圈較窄,病斑頂端決不產生與葉脈平行的壞死條紋。成長病斑一般長2-25毫米,有時甚至可長達50-70毫米,整個病斑上下寬度較一致,一般不超過2-4毫米,呈杆狀。嚴重時病斑互相融合,葉片早枯,植株青葉少,蔗莖伸長慢,莖細節間短。病菌一般不侵害葉片中脈和葉鞘,但在發病中心也有例外。葉鞘、蔗芽及蔗莖受害,形成紅條斑。有的品種引起頂腐,根早衰,植株矮小等症狀。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海蔗4號等;合理輪作;選擇肥沃的砂壤土栽培,減輕發病;多施腐熟農家肥,適當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可減少褐條病的發生;及時去除發病嚴重的病葉,減少田間菌源,控制傳播蔓延;及時剝除腳葉、老黃葉,間去無效、病弱株,並除去禾本科雜草,使蔗田通風透氣,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病害;甘蔗收穫後清潔蔗園,減少菌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連續防治2-3次,可控制其發生。
五、甘蔗鏽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片產生長形淡黃色小斑點,後病斑在葉片正反面着生橙黃色至褐色(夏孢子堆),長2-10毫米,外有黃色暈圈,後期病斑變為黑色(冬孢子堆),葉片壞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耕翻田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病源;選種抗病品種,如粵糖71/210、粵糖63/237、閩糖70/611、雲蔗89-151等;高壟栽培,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提高抗病力;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受害;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蔗株抗病能力;剝除老葉,間去無效、病弱株,及時防除雜草,使蔗田通風透氣,降低蔗田濕度;及時割除發病嚴重的病葉,減少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株殘葉,壓低田間菌源。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混加25%丙環唑(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80%代森錳鋅(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氟矽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25%戊唑醇(富力庫)水乳劑1500-2000倍液、1:1:160倍的波爾多液均勻噴洒葉面、葉背,隔7-10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
六、甘蔗黃斑病(甘蔗赤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幼嫩蔗葉,但未展開的心葉及剛展開的第一二片葉很少發病。最初在比較幼嫩的蔗葉的葉尖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黃色的分散小斑,病情擴展時病斑逐漸相互融合成直徑2厘米大斑,顏色由黃色轉紅色,故又名赤斑病。在老病斑表面常生淺灰色霉層(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以病斑的背面為多。同一株甘蔗上,基部葉片先發病,變紅乾枯,中部葉片則黃斑和紅斑並存。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種抗病品種,如華南56/12、崖城64/389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勢高燥的地塊種植甘蔗,降低田間濕度,減輕危害;合理施肥,增足腐熟農家肥,適當施入氮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提高抗病力;建立蔗田排灌系統,及時排除積水,有效地調節蔗田濕度,減輕發病;高溫多雨季節及時剝去並燒毀病葉、老葉,間去無效病弱株,以改善田間濕度及通透性,減少初侵染源;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株殘葉,減少田間菌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苯菌靈(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30%王銅(氫氧化銅)懸浮劑600-800倍液、1:2:10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七、甘蔗赤腐病(甘蔗紅粉病)
1、症狀識別 多發生在甘蔗生育後期。主要為害蔗莖、葉中脈,也可侵害葉肉、葉鞘。蔗莖染病 外表初無異常表現。縱剖病莖可見莖內變紅,在紅色當中夾雜白色圓形或長圓形白色斑塊,長圓形的白斑與蔗莖垂直。重時髓部中空,並生灰白色棉絮狀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後期莖內組織腐敗,萎縮乾枯,葉片失水凋萎,莖皮變暗紅褐色,失去光澤,皺縮下陷,蔗皮上着生許多黑色小點(分生孢子盤),最後整株甘蔗枯死。葉片中脈染病,初生一小紅點,病斑互相融合後擴展成紡錘形的長可達整條葉脈的病斑,後期紅色病斑的中央組織灰白色或稻稈色,上生黑色分生孢子盤,外圍仍保留一條紅色界線,此紅線兩端閉合。葉鞘染病 初現赤紅色小點,後擴大成不規則形,中央黃色,邊緣紅色,病部着生小黑點狀的分生孢子盤,病重時葉鞘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粵糖93/159、農林8號等;採種時選用葉鞘無病斑、無蟲害的種苗和梢部蔗莖作種,砍種時切口現紅色的不用;深翻曬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病源;合理輪作倒茬,減少菌量;酸性土施入少量石灰,至土壤呈中性或微鹼性,控制病害;合理施肥,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冬、春植甘蔗應選擇「冷尾暖頭」天氣下種,下種時應進行催芽,用地膜覆蓋栽培,促進甘蔗早發芽,快成苗,減輕病害;及時防治蔗螟、飛虱等害蟲,減少病菌侵染機會;及時排水,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為害;及時剝除並就地深埋老葉、腳葉、病枯葉,減少病菌飛散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或集中堆漚肥料。(2)藥劑防治:用石灰漿、波爾多液塗封蔗種兩端的切口,進行種莖消毒。也可先將蔗種置於52℃熱水中浸泡30分鐘,再移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中浸種消毒5分鐘。或用1%硫酸銅液浸種2小時或2%石灰水浸種24小時進行消毒。在發病初期,選用30%氟菌唑(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500-5000倍液、25%腈菌唑(特菌靈)乳油6000-9000倍液,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八、甘蔗花葉病(甘蔗嵌紋病)
1、症狀識別 主要侵害葉片,但染病蔗株常整叢發病,且容易發生其他併發症,如根腐病。染病葉片初生許多與葉脈平行長短不一的淺黃色或淺綠色長圓形、卵圓形或條形的短條紋,與正常的綠色部分參差間隔,呈花葉、斑駁、嵌紋狀,或呈短小針狀,或沿脈作放射狀。常見整片葉大部分是正常的綠色,只有少許狹窄的淺黃綠色條紋;有時整片葉都變成黃色,只留下少許綠色。條紋的顏色比正常部分稍淡,也可因完全缺乏葉綠素而接近黃白色。有些甘蔗品種有時在葉鞘也可發現黃條。莖部很少發現病斑,但個別甘蔗品種莖部亦會出現病斑,有時會發現潰瘍。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高抗或免疫品種,如閩糖70/611、桂糖11等;蔗種分3次用溫湯浸種消毒,第一次浸種溫度為52℃,第二三次均為57℃,隔天處理1次,每次浸種20分鐘;砍蔗刀具消毒;合理輪作,避免與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輪作或鄰作,減少病害傳染;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挖除病株,重病田不得留宿根;適時清除、深埋禾本科雜草,減少寄主植物,減輕危害;定時對中耕機的犁鏵總成進行消毒,防止病菌再次傳播;及時拔除病株,清除田間毒源;及時消滅黍蚜、玉米蚜、麥二叉蚜、綿蚜、高粱蚜、陸稻赤腹蚜、桃蚜等傳毒蚜蟲,防止害蟲傳播病原菌,造成侵染。(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交替選用0.5%菇類蛋白多糖(抗毒劑1號)水劑3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殼寡糖)水劑600-800倍液、2%寧南黴素(菌克毒克)水劑200-250倍液、20%醋酸銅鹽酸嗎啉胍(病毒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硫酸銅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鈉(植病靈)水劑10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83增抗劑)水劑100倍液、5%菌毒清(菌必清)水劑300-500倍液噴霧,隔10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
九、甘蔗輪斑病(甘蔗環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老葉,也可為害嫩葉、葉鞘和蔗莖。葉片受害時,最初着生污綠色至黃褐色長卵形的斑點,邊緣黃色。在不同蔗種上病斑的大小不同,一般10-12毫米×2.5-4毫米。老病斑具有輪廓分明的紅褐色邊緣,中心為枯白色或草黃色,有時整個病斑保持紅色或紅褐色,上有輪紋,並散生黑色無性及有性子實體。隨着病斑擴大合併,形成較大的不規則形的紅褐色斑塊,葉片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育抗病品種;避免單一品種長期宿根,以及品種輪換種植,減少發病;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適時灌溉,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剝除老葉、腳葉、病枯葉,就地壓埋並噴洒農藥殺滅病菌,減少飛散傳播;及時排漬,增強長勢;冬季收穫甘蔗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選用60%唑醚?代森聯(百泰)可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50%醚菌酯(翠貝)干懸浮劑4000-5000倍液、70%代森聯(品潤)干懸浮劑500-800倍液噴霧。也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9份混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份10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十、甘蔗眼斑病(甘蔗火燒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片。最初在半展開或剛展開的嫩葉基部出現水漬狀小點,4-5天後縱向擴展形成長圓形病斑,病部中央紅褐色,四周有草黃色狹窄暈圈,形狀似眼睛,故稱眼斑病。接着有些病斑頂端會出現一條與葉脈平行向葉尖方向延伸的壞死條紋,似流星狀,又稱「黃鱔斑」,初為黃色,後變為紅褐色,多個眼斑和條紋融合後,造成大片葉組織壞死。條件適宜時,不抗病品種的嫩葉與嫩莖很快枯死並發生梢腐,重病株根部出現黑腐,有時葉鞘及蔗莖亦可見病斑,兩周內可使整塊蔗田由青綠色變為黃褐色。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川糖61/408、雲糖65/25等;在眼斑病流行的蔗區,應改秋植為冬植或冬育春移或春植,避過眼斑病的發病期;在該病流行的蔗區暫停留宿根蔗;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農具應福爾馬林溶液消毒,防止病菌再次傳染;及時消滅香茅草和紫狼尾草,減少寄主植物,減輕危害;合理密植,提高田間通風透光度,減少田間濕度;及時疏通排水系統,防止田間積水,減少濕氣滯留,增強長勢,減輕發病。(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2%春雷黴素(春日黴素)水劑600-1000倍液、70%三環唑(克瘟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霉必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1:100倍式的波爾多液噴霧,隔7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續防治2-3次。
十一、甘蔗虎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鞘。葉鞘近地面處受害產生紅色不規則病斑,後中央漸變為灰黃色,邊緣顏色較深呈赤褐色寬橫條紋似虎皮斑紋狀,故稱虎斑病。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清除病殘體及田邊雜草;及時排漬,增強長勢,提高其抗病能力。(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交替選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800-1200倍液、5%井岡黴素(有效黴素)水劑600-15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3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咪鮮胺(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70%噁霉靈(土菌消)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40%菌核凈(紋枯利)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三唑酮(百菌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
十二、甘蔗霜霉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初在葉上生與葉脈平行的黃白色至紅褐色間斷條紋。病葉細長,葉背面生白色霜霉層(孢子囊)。病株徒長,易生側芽,生長畸形。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嚴禁從疫區調種,避免擴大蔓延;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株做種,壓低菌源;重病地區或重病田不留宿根;用40~46℃熱水預浸1小時,再用52℃熱水浸1小時;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力;挖除、燒毀病株,防止擴大危害;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病。(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用10%氰霜唑懸浮劑1000-1500倍液、50%喹啉銅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58%精甲霜靈800-1000倍液、70%丙森鋅(安泰生)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間隔10天噴1次,連噴3次。也可在發病初期,選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倍液、69%烯酰嗎啉錳鋅(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6.2%氧化亞銅(銅大師)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60%氟嗎啉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1:150倍式的波爾多液噴霧,間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續噴藥2-4次。
十三、甘蔗葉焦病(甘蔗焦枯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最先在幼嫩的葉片上着生密佈或稀疏的紅色或紅褐色紡錘形病斑,周圍有明顯的淡黃色圈。病斑合併擴展後形成紡錘狀的條紋。病斑開始時淡紅褐色繼之草黃色並具深紅色的邊緣,後期在葉的壞死組織上生許多黑色分生孢子器。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育抗病品種;適當增施腐熟的農家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健壯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實行輪作,減少土中菌量,控制病害;適時早播或錯開雨季再種植,促進蔗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減少侵染菌量;在翌年新植蔗或春植蔗生長前,將未處理完的蔗稈用泥封起來;在甘蔗新葉抽出前,應在雨前及時摘除病葉,並集中清理出田外處理,減少田間再侵染菌量,防止其向周圍葉片蔓延;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加強土壤通透性,減輕發病;拔出無效、病弱株,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推遲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甘蔗收穫後,及時焚燒、翻耕,加速病殘體腐爛分解。(2)藥劑防治:在播種前,蔗種用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消毒2小時。也可在發病初期,選用50%敵磺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12%松脂酸銅(銅帥)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氯溴異氰尿酸(消菌靈)可溶性粉劑1000-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25%絡氨銅鋅(抗枯靈)水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噴2-3次甲氨基。
甘蔗常見蟲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甘蔗螟蟲(鑽心蟲)
1、症狀識別 甘蔗螟蟲又稱甘蔗鑽心蟲。常見的甘蔗螟蟲有二點螟、黃螟、白螟、條螟等。甘蔗螟蟲危害甘蔗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以幼蟲蛀入甘蔗嫩莖,入侵蔗莖組織,破壞生長點,造成枯心苗;生長中後期幼蟲蛀害蔗莖,破壞莖內組織,影響生長且含糖量下降,遇大風蔗株易折斷,俗稱「斷尾」。此外,傷口處還易誘發甘蔗赤腐病,進一步降低甘蔗產量。因為甘蔗單株補償力差,一旦發生危害,減產就成定局,所以對此類蟲害必須以預防為主。
2、防治技術 在4-5月,甘蔗處於分櫱期,畝用25%氯蟲苯甲酰胺20毫升兌水45千克均勻噴霧;螟蟲重災區,可在8月上旬,用25%氯蟲苯甲酰胺再噴一次,效果更為明顯。也可以在4-5月,結合培土、追肥,畝用康寬30毫升與尿素20千克+複合肥80千克均勻拌合撒施,及時培土。實踐證明,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螟蟲的效果達80%,找到一條防治螟蟲的新途徑。近幾年,隴川縣每年應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螟蟲,面積達8萬畝以上,防治效果非常顯著。
二、甘蔗綿蚜
1、症狀識別 綿蚜蟲的成蟲分為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類型,一年可以發生20個重疊世代。有翅蚜會遷飛,是蔗田綿蚜蟲擴散為害的主要途徑;無翅蚜靠爬行擴散為害,繁殖速度在夏秋季節,從出生到產生下一代若蟲,只需12-15天。
綿蚜蟲的發生消長動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時期:(1)發生始期:每年在4-5月份,越冬蚜群開始大量向大田甘蔗遷飛擴散,建立新的發生中心。(2)發生盛期:每年6-7月間綿蚜大量繁殖為害甘蔗,各基點的蚜群迅速擴大,連接成片,7-8月間如遇颱風或特別高溫,常造成綿蚜的滯育或死亡;至9-10月又迅速繁殖造成大害。(3)發生末期:11月份起氣溫下降,蚜群繁殖慢,出現大量有翅蚜,遷飛至秋植蔗或附近大芒草上越冬。
2、防治技術 (1)在秋植蔗和大芒草上過冬的綿蚜是次年大發生的蟲源,要在4月下旬,趁其尚未遷飛擴散時,對秋、冬植蔗和發株早的宿根蔗進行藥殺一次,以消滅蟲源;(2)在7月初,有翅蚜基本消失,無翅蚜開始大量繁殖時,重點全面噴藥防治一次;(3)9-10月份,根據蟲情酌情防治一次;(4)70%噻蟲嗪於5月24日施藥一次,畝用12克與尿素20千克拌勻後撒施,覆土。常規施藥用丙辛50毫升+丁硫克百威、吡蟲啉50毫升噴霧三次,於7月3日噴第一次,10天噴一次,噴施三次。
三、甘蔗根鋸天牛
1、症狀識別 生活習性此蟲一般2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蔗蔸內或在蔗蔸附近的土中綴纖維、植物碎屑與泥土結繭過冬。成蟲常在4月上旬始見,由於越冬幼蟲蟲齡期參差不齊,故成蟲發生期很長。成蟲有趨光性,交尾產卵一般夜間進行。卵產於土表1-3厘米處。平均每雌產卵250粒左右。卵期為4-14天。幼蟲孵化後先取食鄰近蔗根、嫩梢和種莖,後鑽入宿根蔗蔸或新植種莖,蛀成隧道;地下部分食空後,再沿莖基部向上咬食,可上鑽達30-60厘米之高。第2年3-5月,老熟幼蟲則轉出蔗蔸,在附近土中做繭化蛹,以4月上中旬化蛹最盛,但遇暖冬天氣,鋸天牛及其它病蟲害在春季的活動時間會適當提前,故防治方法也要相應適當提前。
2、防治技術 (1)破壟松蔸護理宿根蔗;或不留宿根翻犁時,有幼蟲和蛹翻上土面即撿殺。(2)在新植蔗或或宿根蔗破壟松蔸時每畝用3%米樂爾4公斤,或20%益舒寶3公斤,施後蓋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在宿根蔗破壟松蔸和新植蔗播種時,每畝用0.5公斤含孢子1.08×1000的綠僵菌粉撒施於蔗種或蔗蔸上然後蓋土,效果也好。(4)燈光誘殺成蟲,晚上19-20時開燈較好。(5)用玉米、水稻、紅薯等作物與甘蔗輪種,可減輕為害。(6)在蟲發生時,如水源方便,可引水入田泡過土面,待成蟲爬出即捕殺,或浸死幼蟲。(7)在成蟲活動期間,在甘蔗行間埋桶做陷井誘殺。每畝埋3-5個內壁光滑的小水桶,成蟲掉下去後就不能爬起來,並引誘其他異性成蟲陷進來。
四、甘蔗金龜子
1、防治技術 (1)引水淹灌。蔗龜都不耐水淹,灌水後必爬出,即可收集捕殺。同時土中的卵經水淹浸也不能孵化。(2)燈光誘殺。(3)人工捕殺。不留宿根的蔗地,翻犁時成蟲、幼蟲都被翻起土面,即可撿拾捕殺。(4)輪種。與玉米、水稻、紅薯等作物輪種。(5)藥劑防治。①用40%樂果乳劑1份加水稀釋800倍,浸種2-3分鐘,然後播種。②下種或宿根蔗培土時每畝用3%米樂爾4公斤,或20%益舒寶3公斤,撒於蔗種或蔗蔸旁,然後蓋土。③在受害蔗株旁挖穴將藥灌施,可選用殺螟松或辛硫磷均1000倍稀釋液。④大頭霉鰓金龜等成蟲齧食蔗葉,除人工捕捉,可用90%敵百蟲600-800倍液噴布蔗葉。
甘蔗常見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甘蔗鳳梨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種蔗、宿根和受傷的蔗莖。初期在切口處變紅色,常釋出鳳梨(菠蘿)香味,後逐漸變黑並產生黑色刺毛狀物(子囊殼),節間內部的薄壁組織完全腐爛,僅餘黑髮狀纖維和大量煤粉狀物(厚垣孢子)。病芽常在萌發前腐爛,或萌發後生長纖弱,葉片細、無光澤,黃綠色,重致枯死。蔗株染病蔗葉枯萎,內部組織敗壞,外皮皺縮變黑,病株死亡。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廣東3號、新台糖25號、桂糖11號等;選用無病健壯蔗莖中等大小的梢頭苗作種,減輕發病;選用地勢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塊種植甘蔗;實行5年以上輪作,不與菠蘿、桃、柿、龍眼、杧果、香蕉、番木瓜、椰子、檳榔子、油棕、可可、咖啡等作物進行鄰作,減少病害傳染;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精耕細整,創造甘蔗生長的有利環境,促進蔗芽早生快發;春、秋、冬植蔗分別於2-3月間、9-10月間、11-12月間播種,且冬、春植蔗掌握在冷尾暖頭時適時播種;宿根蔗開壟松蔸後用地膜覆蓋栽培,促進甘蔗和蔗蔸基部地下蔗芽早生快發,減輕病害;催芽時,當芽剛露出種根或成「鸚哥」嘴狀時播種,芽眼朝上,覆土2厘米;雨後及時排水,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為害;及時剝除並就地深埋老葉、腳葉、病枯葉,減少病菌飛散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或集中堆漚肥料,減少菌源。
(2)藥劑防治:有四個施藥階段,秋植採種及早春收砍後留養宿根田塊,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均勻噴淋蔗樁;下種前用2-3%石灰水,在蔗種剝葉斬斷後浸泡24小時,再用70%甲基硫菌靈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浸種消毒10分鐘,防止發芽期間感染病菌;伸長期,每畝溝施石灰75千克,調節土壤酸鹼度至中性或微鹼性,控制病害;發病初期,用25%咪鮮胺乳油混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比例為9:1)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二、甘蔗鞭黑穗病(甘蔗黑粉病)
1、症狀識別 該病最明顯症狀是從感病蔗莖的梢頭長出一條黑色鞭狀物,長几厘米至數十厘米不等,短的直或稍彎曲,長的向下捲曲。黑穗鞭中心是由薄壁組織或維管束組織構成的心柱,外圍包着一層黑色的冬孢子。病鞭初期,外包一層銀白色薄膜,冬孢子成熟後,薄膜破裂,大量黑粉隨氣流飄散,除基部有葉鞘包裹外,只剩下褐色的心柱。染病種蔗萌芽早,莖細小,葉細長,淡綠色,分櫱增多,呈草叢狀或蘆葦狀,後分櫱上也長出黑穗鞭。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加強檢疫,防止從病區調運種蔗;掌握感病品種信息,選種抗病品種,如桂糖37等,控制其發生;選擇無病健壯的梢頭苗留種,避免或減輕其危害;與水稻、甘薯、花生或苜蓿等作物輪作,以消除或降低土壤中殘留的病原菌;深翻曬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菌源;施足基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保證蔗株健壯生長,增強其抗病力;起高壟栽培甘蔗,降低土壤微域環境濕度,減輕發病;宿根蔗應早開壟、深松蔸,及時補苗,防止缺株斷壟;新植甘蔗在種植後2個月或宿根蔗在齊苗後及時查田,根據病苗的叢生、莖細小、葉細長、淡綠色、分櫱增多等病態特徵,及早拔除病苗,減少病菌基數;適時灌水,促進蔗苗壯長,減少無效分櫱,並及時培土防倒,減少側芽生長;清除田間雜草,防止其傳播病害;及時消滅昆蟲,減少病菌侵染機會;在黑粉(冬孢子)尚未成熟破裂前,及早用剪刀剪下並放入塑料袋內帶出田外,集中燒毀或深埋,以防病菌再次擴散侵染;指導牧民不用帶菌蔗株餵牛,減少糞肥帶菌,防止病菌傳播;把牛糞便堆漚,充分發酵滅菌後施入,減少初侵染源;發病重的蔗區,要及時燒掉病殘體,減少翌年初侵染源;在病區不留宿根或減少宿根年限,增加新植蔗面積。(2)藥劑防治:播種前,用1%的40%福爾馬林液浸種消毒5分鐘,然後用薄膜覆蓋悶種2小時。或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浸種消毒7分鐘。也可用3%石灰水浸種24小時,消毒後再用50.5℃熱水浸種2小時,預防甘蔗鞭黑穗病發生。
三、甘蔗梢腐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梢頭的嫩葉,多從生長點附近的嫩葉侵入,在幼葉基部出現褪綠黃化的斑塊,在斑塊上雜有紅褐色或褐黑色的小點或波浪形條紋,沿着葉脈擴張,後來條紋呈紡錘形裂開,邊緣鋸齒狀。葉片的基部較正常葉狹窄,略成扭曲狀,並有皺褶,梢頭部的葉片常扭纏在一起。葉部受害,植株一般可以恢復生長。若梢頭部染病,在蔗莖外部節間常出現黑褐色橫向如刀割的楔形裂口,形似梯狀,上有淡紅色或淡黃色粉狀霉層,有時生黑色小點。縱剖被害梢頭,可見內部組織有褐色條紋。發病輕的,蔗莖停止伸長,側芽大量萌發,呈簇生狀。嚴重時梢頭的生長點周圍組織變軟、變褐、腐爛,心葉壞死,使整株甘蔗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不與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蠶豆、甘薯、番茄、辣椒、茄子、香蕉、柑橘、棉和紅麻等作物進行連作或鄰作,減少病害傳染;合理密植,種植時下種量以10.5-12萬芽/公頃為宜;合理施肥,施足充分腐熟有機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修整好排灌系統,及時排除蔗田積水,使甘蔗正常生長,增強抗病力;加強管理,及時剝去老葉,清除無效分櫱,挖除發病蔗田中的病株,減少重複侵染源,控制擴展蔓延;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蔗地中的病葉及病株殘體,減少侵染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1:1:100倍的波爾多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30%鹼式硫酸銅(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噴洒心葉,隔7-10天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也可用50%代森銨水劑750倍液噴霧,隔4天噴1次,連噴3次。
四、甘蔗褐條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最初在甘蔗的嫩葉上產生細小的水漬狀小點,長約0.5毫米。隨後病斑上下蔓延呈水漬狀條斑,兩端尖或平鈍,擴大後呈黃色梭形病斑,與葉脈平行,有時在病斑中央出現紅色小點,後期整個病斑變紅色,周圍黃色暈圈較窄,病斑頂端決不產生與葉脈平行的壞死條紋。成長病斑一般長2-25毫米,有時甚至可長達50-70毫米,整個病斑上下寬度較一致,一般不超過2-4毫米,呈杆狀。嚴重時病斑互相融合,葉片早枯,植株青葉少,蔗莖伸長慢,莖細節間短。病菌一般不侵害葉片中脈和葉鞘,但在發病中心也有例外。葉鞘、蔗芽及蔗莖受害,形成紅條斑。有的品種引起頂腐,根早衰,植株矮小等症狀。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海蔗4號等;合理輪作;選擇肥沃的砂壤土栽培,減輕發病;多施腐熟農家肥,適當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可減少褐條病的發生;及時去除發病嚴重的病葉,減少田間菌源,控制傳播蔓延;及時剝除腳葉、老黃葉,間去無效、病弱株,並除去禾本科雜草,使蔗田通風透氣,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病害;甘蔗收穫後清潔蔗園,減少菌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連續防治2-3次,可控制其發生。
五、甘蔗鏽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初期葉片產生長形淡黃色小斑點,後病斑在葉片正反面着生橙黃色至褐色(夏孢子堆),長2-10毫米,外有黃色暈圈,後期病斑變為黑色(冬孢子堆),葉片壞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耕翻田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病源;選種抗病品種,如粵糖71/210、粵糖63/237、閩糖70/611、雲蔗89-151等;高壟栽培,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風透光度,提高抗病力;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受害;合理施肥,增施有機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增強蔗株抗病能力;剝除老葉,間去無效、病弱株,及時防除雜草,使蔗田通風透氣,降低蔗田濕度;及時割除發病嚴重的病葉,減少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株殘葉,壓低田間菌源。
(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混加25%丙環唑(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80%代森錳鋅(大生M-4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氟矽唑(福星)乳油8000倍液、12.5%烯唑醇(速保利)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25%戊唑醇(富力庫)水乳劑1500-2000倍液、1:1:160倍的波爾多液均勻噴洒葉面、葉背,隔7-10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
六、甘蔗黃斑病(甘蔗赤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幼嫩蔗葉,但未展開的心葉及剛展開的第一二片葉很少發病。最初在比較幼嫩的蔗葉的葉尖出現圓形或橢圓形黃色的分散小斑,病情擴展時病斑逐漸相互融合成直徑2厘米大斑,顏色由黃色轉紅色,故又名赤斑病。在老病斑表面常生淺灰色霉層(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以病斑的背面為多。同一株甘蔗上,基部葉片先發病,變紅乾枯,中部葉片則黃斑和紅斑並存。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種抗病品種,如華南56/12、崖城64/389等;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勢高燥的地塊種植甘蔗,降低田間濕度,減輕危害;合理施肥,增足腐熟農家肥,適當施入氮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提高抗病力;建立蔗田排灌系統,及時排除積水,有效地調節蔗田濕度,減輕發病;高溫多雨季節及時剝去並燒毀病葉、老葉,間去無效病弱株,以改善田間濕度及通透性,減少初侵染源;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株殘葉,減少田間菌源。(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苯菌靈(苯來特)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30%王銅(氫氧化銅)懸浮劑600-800倍液、1:2:10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七、甘蔗赤腐病(甘蔗紅粉病)
1、症狀識別 多發生在甘蔗生育後期。主要為害蔗莖、葉中脈,也可侵害葉肉、葉鞘。蔗莖染病 外表初無異常表現。縱剖病莖可見莖內變紅,在紅色當中夾雜白色圓形或長圓形白色斑塊,長圓形的白斑與蔗莖垂直。重時髓部中空,並生灰白色棉絮狀的菌絲和分生孢子。後期莖內組織腐敗,萎縮乾枯,葉片失水凋萎,莖皮變暗紅褐色,失去光澤,皺縮下陷,蔗皮上着生許多黑色小點(分生孢子盤),最後整株甘蔗枯死。葉片中脈染病,初生一小紅點,病斑互相融合後擴展成紡錘形的長可達整條葉脈的病斑,後期紅色病斑的中央組織灰白色或稻稈色,上生黑色分生孢子盤,外圍仍保留一條紅色界線,此紅線兩端閉合。葉鞘染病 初現赤紅色小點,後擴大成不規則形,中央黃色,邊緣紅色,病部着生小黑點狀的分生孢子盤,病重時葉鞘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粵糖93/159、農林8號等;採種時選用葉鞘無病斑、無蟲害的種苗和梢部蔗莖作種,砍種時切口現紅色的不用;深翻曬田,加速病菌分解,減少病源;合理輪作倒茬,減少菌量;酸性土施入少量石灰,至土壤呈中性或微鹼性,控制病害;合理施肥,促進甘蔗生長,提高其抵抗力;冬、春植甘蔗應選擇「冷尾暖頭」天氣下種,下種時應進行催芽,用地膜覆蓋栽培,促進甘蔗早發芽,快成苗,減輕病害;及時防治蔗螟、飛虱等害蟲,減少病菌侵染機會;及時排水,降低蔗田濕度,減輕為害;及時剝除並就地深埋老葉、腳葉、病枯葉,減少病菌飛散傳播;甘蔗收穫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或集中堆漚肥料。(2)藥劑防治:用石灰漿、波爾多液塗封蔗種兩端的切口,進行種莖消毒。也可先將蔗種置於52℃熱水中浸泡30分鐘,再移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中浸種消毒5分鐘。或用1%硫酸銅液浸種2小時或2%石灰水浸種24小時進行消毒。在發病初期,選用30%氟菌唑(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500-5000倍液、25%腈菌唑(特菌靈)乳油6000-9000倍液,間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八、甘蔗花葉病(甘蔗嵌紋病)
1、症狀識別 主要侵害葉片,但染病蔗株常整叢發病,且容易發生其他併發症,如根腐病。染病葉片初生許多與葉脈平行長短不一的淺黃色或淺綠色長圓形、卵圓形或條形的短條紋,與正常的綠色部分參差間隔,呈花葉、斑駁、嵌紋狀,或呈短小針狀,或沿脈作放射狀。常見整片葉大部分是正常的綠色,只有少許狹窄的淺黃綠色條紋;有時整片葉都變成黃色,只留下少許綠色。條紋的顏色比正常部分稍淡,也可因完全缺乏葉綠素而接近黃白色。有些甘蔗品種有時在葉鞘也可發現黃條。莖部很少發現病斑,但個別甘蔗品種莖部亦會出現病斑,有時會發現潰瘍。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高抗或免疫品種,如閩糖70/611、桂糖11等;蔗種分3次用溫湯浸種消毒,第一次浸種溫度為52℃,第二三次均為57℃,隔天處理1次,每次浸種20分鐘;砍蔗刀具消毒;合理輪作,避免與玉米、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輪作或鄰作,減少病害傳染;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能力;及時挖除病株,重病田不得留宿根;適時清除、深埋禾本科雜草,減少寄主植物,減輕危害;定時對中耕機的犁鏵總成進行消毒,防止病菌再次傳播;及時拔除病株,清除田間毒源;及時消滅黍蚜、玉米蚜、麥二叉蚜、綿蚜、高粱蚜、陸稻赤腹蚜、桃蚜等傳毒蚜蟲,防止害蟲傳播病原菌,造成侵染。(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可交替選用0.5%菇類蛋白多糖(抗毒劑1號)水劑300倍液、0.5%氨基寡糖素(殼寡糖)水劑600-800倍液、2%寧南黴素(菌克毒克)水劑200-250倍液、20%醋酸銅鹽酸嗎啉胍(病毒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硫酸銅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鈉(植病靈)水劑10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83增抗劑)水劑100倍液、5%菌毒清(菌必清)水劑300-500倍液噴霧,隔10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噴2-3次。
九、甘蔗輪斑病(甘蔗環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老葉,也可為害嫩葉、葉鞘和蔗莖。葉片受害時,最初着生污綠色至黃褐色長卵形的斑點,邊緣黃色。在不同蔗種上病斑的大小不同,一般10-12毫米×2.5-4毫米。老病斑具有輪廓分明的紅褐色邊緣,中心為枯白色或草黃色,有時整個病斑保持紅色或紅褐色,上有輪紋,並散生黑色無性及有性子實體。隨着病斑擴大合併,形成較大的不規則形的紅褐色斑塊,葉片枯死。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育抗病品種;避免單一品種長期宿根,以及品種輪換種植,減少發病;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適時灌溉,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剝除老葉、腳葉、病枯葉,就地壓埋並噴洒農藥殺滅病菌,減少飛散傳播;及時排漬,增強長勢;冬季收穫甘蔗後,及時清除、燒毀病殘體,減少初侵染源。(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選用60%唑醚?代森聯(百泰)可分散粒劑1000-2000倍液、50%醚菌酯(翠貝)干懸浮劑4000-5000倍液、70%代森聯(品潤)干懸浮劑500-800倍液噴霧。也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9份混加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份1000倍液噴霧,隔7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十、甘蔗眼斑病(甘蔗火燒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片。最初在半展開或剛展開的嫩葉基部出現水漬狀小點,4-5天後縱向擴展形成長圓形病斑,病部中央紅褐色,四周有草黃色狹窄暈圈,形狀似眼睛,故稱眼斑病。接着有些病斑頂端會出現一條與葉脈平行向葉尖方向延伸的壞死條紋,似流星狀,又稱「黃鱔斑」,初為黃色,後變為紅褐色,多個眼斑和條紋融合後,造成大片葉組織壞死。條件適宜時,不抗病品種的嫩葉與嫩莖很快枯死並發生梢腐,重病株根部出現黑腐,有時葉鞘及蔗莖亦可見病斑,兩周內可使整塊蔗田由青綠色變為黃褐色。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川糖61/408、雲糖65/25等;在眼斑病流行的蔗區,應改秋植為冬植或冬育春移或春植,避過眼斑病的發病期;在該病流行的蔗區暫停留宿根蔗;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之比為1.0:08:1.7),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農具應福爾馬林溶液消毒,防止病菌再次傳染;及時消滅香茅草和紫狼尾草,減少寄主植物,減輕危害;合理密植,提高田間通風透光度,減少田間濕度;及時疏通排水系統,防止田間積水,減少濕氣滯留,增強長勢,減輕發病。(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2%春雷黴素(春日黴素)水劑600-1000倍液、70%三環唑(克瘟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5%百菌清(霉必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1:100倍式的波爾多液噴霧,隔7天噴1次,交替輪換用藥視病情連續防治2-3次。
十一、甘蔗虎斑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鞘。葉鞘近地面處受害產生紅色不規則病斑,後中央漸變為灰黃色,邊緣顏色較深呈赤褐色寬橫條紋似虎皮斑紋狀,故稱虎斑病。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少施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穩健生長,提高其抗病力;清除病殘體及田邊雜草;及時排漬,增強長勢,提高其抗病能力。(2)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交替選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800-1200倍液、5%井岡黴素(有效黴素)水劑600-1500倍液、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3000倍液、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咪鮮胺(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70%噁霉靈(土菌消)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40%菌核凈(紋枯利)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25%三唑酮(百菌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
十二、甘蔗霜霉病
1、症狀識別 主要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初在葉上生與葉脈平行的黃白色至紅褐色間斷條紋。病葉細長,葉背面生白色霜霉層(孢子囊)。病株徒長,易生側芽,生長畸形。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嚴禁從疫區調種,避免擴大蔓延;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株做種,壓低菌源;重病地區或重病田不留宿根;用40~46℃熱水預浸1小時,再用52℃熱水浸1小時;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力;挖除、燒毀病株,防止擴大危害;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發病。(2)藥劑防治:在發病前,用10%氰霜唑懸浮劑1000-1500倍液、50%喹啉銅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58%精甲霜靈800-1000倍液、70%丙森鋅(安泰生)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間隔10天噴1次,連噴3次。也可在發病初期,選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劑600倍液、69%烯酰嗎啉錳鋅(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6.2%氧化亞銅(銅大師)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60%氟嗎啉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1:150倍式的波爾多液噴霧,間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續噴藥2-4次。
十三、甘蔗葉焦病(甘蔗焦枯病)
1、症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最先在幼嫩的葉片上着生密佈或稀疏的紅色或紅褐色紡錘形病斑,周圍有明顯的淡黃色圈。病斑合併擴展後形成紡錘狀的條紋。病斑開始時淡紅褐色繼之草黃色並具深紅色的邊緣,後期在葉的壞死組織上生許多黑色分生孢子器。
2、防治技術 (1)農業防治:選育抗病品種;適當增施腐熟的農家肥,多施磷、鉀、鈣套餐肥嘉美紅利、贏利來,促進甘蔗健壯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實行輪作,減少土中菌量,控制病害;適時早播或錯開雨季再種植,促進蔗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減少侵染菌量;在翌年新植蔗或春植蔗生長前,將未處理完的蔗稈用泥封起來;在甘蔗新葉抽出前,應在雨前及時摘除病葉,並集中清理出田外處理,減少田間再侵染菌量,防止其向周圍葉片蔓延;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加強土壤通透性,減輕發病;拔出無效、病弱株,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推遲病害的發生和流行;甘蔗收穫後,及時焚燒、翻耕,加速病殘體腐爛分解。(2)藥劑防治:在播種前,蔗種用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泡消毒2小時。也可在發病初期,選用50%敵磺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12%松脂酸銅(銅帥)乳油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氯溴異氰尿酸(消菌靈)可溶性粉劑1000-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25%絡氨銅鋅(抗枯靈)水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視病情連噴2-3次甲氨基。
甘蔗常見蟲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甘蔗螟蟲(鑽心蟲)
1、症狀識別 甘蔗螟蟲又稱甘蔗鑽心蟲。常見的甘蔗螟蟲有二點螟、黃螟、白螟、條螟等。甘蔗螟蟲危害甘蔗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以幼蟲蛀入甘蔗嫩莖,入侵蔗莖組織,破壞生長點,造成枯心苗;生長中後期幼蟲蛀害蔗莖,破壞莖內組織,影響生長且含糖量下降,遇大風蔗株易折斷,俗稱「斷尾」。此外,傷口處還易誘發甘蔗赤腐病,進一步降低甘蔗產量。因為甘蔗單株補償力差,一旦發生危害,減產就成定局,所以對此類蟲害必須以預防為主。
2、防治技術 在4-5月,甘蔗處於分櫱期,畝用25%氯蟲苯甲酰胺20毫升兌水45千克均勻噴霧;螟蟲重災區,可在8月上旬,用25%氯蟲苯甲酰胺再噴一次,效果更為明顯。也可以在4-5月,結合培土、追肥,畝用康寬30毫升與尿素20千克+複合肥80千克均勻拌合撒施,及時培土。實踐證明,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螟蟲的效果達80%,找到一條防治螟蟲的新途徑。近幾年,隴川縣每年應用氯蟲苯甲酰胺防治螟蟲,面積達8萬畝以上,防治效果非常顯著。
二、甘蔗綿蚜
1、症狀識別 綿蚜蟲的成蟲分為有翅型和無翅型兩種類型,一年可以發生20個重疊世代。有翅蚜會遷飛,是蔗田綿蚜蟲擴散為害的主要途徑;無翅蚜靠爬行擴散為害,繁殖速度在夏秋季節,從出生到產生下一代若蟲,只需12-15天。
綿蚜蟲的發生消長動態基本上可分為三個時期:(1)發生始期:每年在4-5月份,越冬蚜群開始大量向大田甘蔗遷飛擴散,建立新的發生中心。(2)發生盛期:每年6-7月間綿蚜大量繁殖為害甘蔗,各基點的蚜群迅速擴大,連接成片,7-8月間如遇颱風或特別高溫,常造成綿蚜的滯育或死亡;至9-10月又迅速繁殖造成大害。(3)發生末期:11月份起氣溫下降,蚜群繁殖慢,出現大量有翅蚜,遷飛至秋植蔗或附近大芒草上越冬。
2、防治技術 (1)在秋植蔗和大芒草上過冬的綿蚜是次年大發生的蟲源,要在4月下旬,趁其尚未遷飛擴散時,對秋、冬植蔗和發株早的宿根蔗進行藥殺一次,以消滅蟲源;(2)在7月初,有翅蚜基本消失,無翅蚜開始大量繁殖時,重點全面噴藥防治一次;(3)9-10月份,根據蟲情酌情防治一次;(4)70%噻蟲嗪於5月24日施藥一次,畝用12克與尿素20千克拌勻後撒施,覆土。常規施藥用丙辛50毫升+丁硫克百威、吡蟲啉50毫升噴霧三次,於7月3日噴第一次,10天噴一次,噴施三次。
三、甘蔗根鋸天牛
1、症狀識別 生活習性此蟲一般2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蔗蔸內或在蔗蔸附近的土中綴纖維、植物碎屑與泥土結繭過冬。成蟲常在4月上旬始見,由於越冬幼蟲蟲齡期參差不齊,故成蟲發生期很長。成蟲有趨光性,交尾產卵一般夜間進行。卵產於土表1-3厘米處。平均每雌產卵250粒左右。卵期為4-14天。幼蟲孵化後先取食鄰近蔗根、嫩梢和種莖,後鑽入宿根蔗蔸或新植種莖,蛀成隧道;地下部分食空後,再沿莖基部向上咬食,可上鑽達30-60厘米之高。第2年3-5月,老熟幼蟲則轉出蔗蔸,在附近土中做繭化蛹,以4月上中旬化蛹最盛,但遇暖冬天氣,鋸天牛及其它病蟲害在春季的活動時間會適當提前,故防治方法也要相應適當提前。
2、防治技術 (1)破壟松蔸護理宿根蔗;或不留宿根翻犁時,有幼蟲和蛹翻上土面即撿殺。(2)在新植蔗或或宿根蔗破壟松蔸時每畝用3%米樂爾4公斤,或20%益舒寶3公斤,施後蓋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3)在宿根蔗破壟松蔸和新植蔗播種時,每畝用0.5公斤含孢子1.08×1000的綠僵菌粉撒施於蔗種或蔗蔸上然後蓋土,效果也好。(4)燈光誘殺成蟲,晚上19-20時開燈較好。(5)用玉米、水稻、紅薯等作物與甘蔗輪種,可減輕為害。(6)在蟲發生時,如水源方便,可引水入田泡過土面,待成蟲爬出即捕殺,或浸死幼蟲。(7)在成蟲活動期間,在甘蔗行間埋桶做陷井誘殺。每畝埋3-5個內壁光滑的小水桶,成蟲掉下去後就不能爬起來,並引誘其他異性成蟲陷進來。
四、甘蔗金龜子
1、防治技術 (1)引水淹灌。蔗龜都不耐水淹,灌水後必爬出,即可收集捕殺。同時土中的卵經水淹浸也不能孵化。(2)燈光誘殺。(3)人工捕殺。不留宿根的蔗地,翻犁時成蟲、幼蟲都被翻起土面,即可撿拾捕殺。(4)輪種。與玉米、水稻、紅薯等作物輪種。(5)藥劑防治。①用40%樂果乳劑1份加水稀釋800倍,浸種2-3分鐘,然後播種。②下種或宿根蔗培土時每畝用3%米樂爾4公斤,或20%益舒寶3公斤,撒於蔗種或蔗蔸旁,然後蓋土。③在受害蔗株旁挖穴將藥灌施,可選用殺螟松或辛硫磷均1000倍稀釋液。④大頭霉鰓金龜等成蟲齧食蔗葉,除人工捕捉,可用90%敵百蟲600-800倍液噴布蔗葉。
评论
发表评论